扬州启动无人驾驶车辆路测 智能网联汽车驶入百姓生活
20251017 阅读(
)
智能网联汽车驶上扬州街头
近日,扬州街头出现了一道新的风景线——无人驾驶车辆在划定测试道路上平稳行驶。这批获得测试编码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25辆物流车和5辆环卫车,它们能够智能识别交通信号、礼让行人、灵活避障,展现出高度自动化水平。测试道路的开放,为无人驾驶技术从封闭场地走向公开道路提供了重要实践平台。
在扬子江南路与吴州东路交叉口,一辆挂着自动驾驶测试牌照的无人快递车正在进行路测。这款外形方正的车辙搭载了先进的感知系统,实现了L4级别自动驾驶。测试期间,所有车辆都按照严格规定的时间段运行,物流车在白天作业,环卫车则分多个时段进行清扫,有效避开了交通高峰期。
无人物流车展现高效运营能力
新石器公司投入测试的无人快递车配备了12个高像素摄像头和激光雷达,形成了360度无死角的环境感知能力。这些智能车辆不仅能够准确识别红绿灯和障碍物,还能在不足2米的窄道上安全行驶。满电状态下可续航200公里,最大载重达到1000公斤,有效提升了物流配送效率。
测试数据显示,无人快递车每天可完成上万件快件运输任务,接驳成本比传统方式降低50%。目前,这些智能车辆已与多家快递公司建立合作,通过专用APP实现点对点和多点配送。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,也为解决"最后一公里"配送难题提供了新思路。
智能环卫车提升城市管理效能
参与测试的无人驾驶洗扫车同样表现出色。这些智能环卫装备每小时可清扫5000-6000平方米区域,连续作业时间达到6-8小时。通过手机端即可远程监控车辆运行状态、下达清洁指令,实现了清扫、倾倒、加水、充电全流程自动化。
无人环卫车的应用不仅提高了作业效率,更推动了环卫工作模式的转型升级。传统环卫工人可以从基础清洁工作中解放出来,转向设备运维或环境督导等更高价值岗位。这种转变既提升了人力资源利用效率,也为城市管理注入了科技动能。
严格测试标准确保安全运行
为确保测试安全,相关部门对测试道路进行了严格筛选。选择标准包括三级及以上公路或城市主干道,要求道路单向连续长度达标,并包含不少于5个信号控制交叉口。同时避开急弯、长下坡等危险路段,以及人流密集区和强电磁干扰区域。
测试期间,所有车辆数据都接入监管平台,便于实时监控和管理。遇到交通管制或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,无人驾驶车辆必须立即响应管理指令。这种严谨的管理体系为无人驾驶技术的安全测试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车联网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
作为江苏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区,扬州经开区已集聚近50家相关企业,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。园区内多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,其中车规级芯片项目已开工建设,车联系统软件产品入选省级推广目录。
根据发展规划,到2026年将完成100公里网联化道路改造,实施3项示范应用,投入220辆智能网联汽车,服务超过10万车联网用户。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有力推动当地车联网产业发展,为居民带来更智能的出行体验。
智能网联未来可期
无人驾驶测试的顺利开展,标志着扬州在智慧交通建设方面迈出重要一步。随着测试数据的积累和技术的不断完善,智能网联汽车有望在更多场景中发挥作用。从物流配送到环卫作业,从公共交通到个人出行,无人驾驶技术正在重塑城市交通格局。
这次测试不仅为技术优化提供了宝贵数据,也为相关政策制定积累了经验。随着省级指导文件的即将出台,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将更加规范有序。未来,智能网联汽车必将为城市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更多便利。
扬州无人驾驶测试的启动,是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。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不断成熟,我们有理由相信,智慧出行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。